-
双峰插云 双峰插云是巍巍天目山的一支余脉,遇西湖而分弛南北。形成西湖风景名胜区的南山、北山。其“双峰插云”御碑亭景点,在洪春桥畔。南高峰海拔二百五十六点九米,北高峰海拔三百五十五米。两峰遥相对峙,绵延相距十余里。关于双峰插云景名由来,据前人考察认为,每当群山云雾迷漫时,两峰时露双尖,宛如峰插云霄,故名“两峰插云”。清康熙皇帝游此,改为“双峰插云”。双峰插云自然风光异常优美,峰势高峻磅礴……[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望湖楼 杭州望湖楼又名看经楼、先得楼。位于少年宫广场西侧,傍湖而建。登临眺望,一湖胜景皆来眼底。苏东坡曾作脍炙人口的诗篇《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望湖楼也因而名重天下。近年重建的望湖楼总面积360多平方米,主楼阁望湖楼,以曲廊与辅楼餐秀阁相衔接。望湖楼青瓦屋面,朱色单檐双层歇山顶,整个建筑宏丽古雅。地势较低处植草坪、棕榈、冬青,点缀峰石……[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苏堤春晓苏堤横贯西湖,全长2.8公里,自南面北架有映波、锁阑、玉堤等6座古桥,为西湖六桥烟柳胜景。苏堤是北宋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空出的泥构筑而成的,为纪念苏东坡,故名之以苏堤。苏堤风光旖旎,晴、雨、阴、雪各有情趣,四时景色也不同,尤以春天清晨赏景最佳,故有苏堤春晓之美名。早春四月,迎着熹微晨光,沿修长的湖堤漫步,但觉轻风徐来,十里垂柳飘忽。在轻烟薄雾中,灼灼红桃含露开放,宛若喷……[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导 游 : 位于西湖西北角,四面环水,一山独特,山虽不高,却是观赏西湖景色最佳之地。 步行从西冷桥进入,可游览全部景点。走马观花,约需两个小时左右。 接下来,您可以选择乘西湖游船去三潭印月,阮墩环碧或者继续东行游览平湖秋月。 看 点 : 本区游览,适宜漫步。倘佯其间,无时无刻浓浓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介 绍 :景点分布图 孤山既是风景胜地,又是文物荟萃之处,南麓有文澜阁、西湖天下景、浙江博物馆和中山……[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杭州丝绸博物馆 中国丝绸博物馆位于杭州西湖南岸的玉皇山下,于1992年2月26日开馆,是国家级专业博物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丝绸博物馆。占地五公顷,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陈列面积3000平方米。馆内的基本陈列分五个部分,序厅概述了丝绸历史与丝绸之路,从历史的纵横告诉观众丝绸源于中国,传播到世界;历史文物厅以大量的历代丝绸文物和图片展示了中华五千年悠久的丝绸文化和高超的生产技术;蚕丝厅让你了……[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吴山天风 杭州吴山天风新西湖十景之一。位于西湖东南。由延绵的宝月、娥眉、浅山、紫阳、七宝、云居等小山而成,山体伸入市区,山高均不超过百米。昔时渔民下海捕鱼后在此晒网,称晾网山;春秋时期称吴山;山有伍子胥庙,又得名胥山或伍山;唐时多称青山;旧因有城隍庙,俗称城隍山。山巅“江湖汇观亭”前楹联沿用明人徐文长题辞:“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十万家烟火,尽归此处楼台”,点明了“吴山天风”的意境。……[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平湖秋月平湖秋月位于白堤西端,背倚孤山,面临外湖。唐代建有望湖亭,明代又增龙王祠,清康熙年间定名平湖秋月,为西湖十景之一。宋王洧《平湖秋月》诗云:“万顷寒光一夕铺,水轮行处片云无,鹫峰遥度西风冷,桂子纷纷点玉壶。”每当清秋气爽。湖面平静如镜,皓洁的秋月当空,月光与湖水交相辉映,颇有“一色湖光万顷秋”之感,故在湖畔立碑,题名“平湖秋月”。“湖天一碧楼”联曰: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月好最宜秋。在湖石假山……[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玉皇飞云 玉皇山位于西湖之南,五代时吴越王钱氏迎明州(今宁波)阿育王寺佛舍利于此供奉,始有“育王山”之称。明代创建福星观,尊祀玉皇大帝,育王随之更名玉皇山。玉皇山海拔237米,巍然矗立在西湖与钱塘江之间,它与东侧的凤凰山冈峦相连,势若飞龙舞凤,故晋代郭璞有诗云:“天目山垂两乳长,龙飞凤舞到钱唐”。玉皇山巅建有登云阁、江湖一览亭,于此登高四顾,但见山腰岚雾缭绕,云烟缥缈,给人一,名为《玉皇》……[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柳浪闻莺柳浪闻莺位于位于西湖东南岸,清波门处。南宋时为帝王御花园,称聚景园。元代回族巨商阿老丁,在杭州兴建清真寺,死后葬此,俗称回回坟。清代恢复柳浪闻莺旧景。后,建成占地十七公顷的大型公园。由友谊园、闻莺园、聚景园和南园四个园林组成园林布局开朗、清新、雅丽、朴实。柳丛衬托着紫楠、雪松、广玉兰及碧桃、海棠、月季等异木名花。是欣赏三面云山一面水的观景佳地,令人心旷神怡。园东草地坪上耸立着“中日不再……[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杭州九溪烟树九溪烟树,即著名风景点“九溪十八涧”,为新西湖十景之一。位于西湖西边群山中的鸡冠垅下。九溪的水源自杨梅岭,沿途汇合了青湾、-、唐家、小康、佛石、百丈、云栖、诸头、方家等山坞的溪流,曲曲折折、忽隐忽现地流入钱塘江。“十八涧”源于龙井山,于诗人屿、孙文陇、鸡冠垅之间穿林绕麓,汇合了无数溪涧。九溪十八涧水随山转,山因水活。这里的山和树,都因有了这纵横交错、蜿蜒曲折则又奔流不息的“水”而被点活……[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